logo of Shuibaco

不小心画了科茨沃尔德

2018. / 1,768字 / 1,087阅 / 0评

之前跟老师说了想学水彩,那是在自己状态不好的情况下“泼出去的水”,以为自己厌倦了素描,其实厌倦的是“不长进”的自己。但事实上,时间很公平,跟老师长聊了以后也平静了下来,重新感受到了画画的乐趣。而这幅科茨沃尔德的街景就正好横跨了心态变化的过程,算是于我有着特殊意义的画了。

因为“心态崩了”,水彩画具没来得及买,所以继续画素描。老师建议说上次画了人物,这次可以试试风景,也算给水彩做个热身。有了之前几次高估自己的黑历史,这次我特别努力选择了简单的场景,而因为喜欢欧洲小镇,所以挑选到了上图中的那张照片。那时候还不知道这就是著名的英国小镇——科茨沃尔德。画完后迫不及待发朋友圈,被曾经留英的好友指出地点,我再查了一下发现果真如此,简直缘分,有机会一定要去实地看看。

科茨沃尔德
画了11.5h的科茨沃尔德

2018.02.15 / 02.18 / 02.21 / 02.24 / 03.08 / 03.10
11.5h
- 比现实更夸张
- 先打淡淡的底稿,再一层层上色
- 扁是因为缺乏立体感,是因为阴影不够
- 先按照整体印象来画,再层层细化,如此何时停下都是完整的作品
- 透视时,面前的认真画抓细节,远处的随意画上颜色

第一次的两小时只把线稿打了出来,还横不平竖不直。于是心里更慌了,都选择了这么简单的场景为什么还是画不好。第二次的两小时老师让我上色,我问应该怎么上色,她说从简单的阴影开始画起。但我印象中应该是层层叠加,所以应该全部涂一遍,然后才能知道相互之间的颜色深浅。于是我没有听从老师的“教诲”,反正自由绘画,爱怎么画怎么画,就按照个人喜好从左往右慢慢涂了起来。中间问了老师房顶的瓦片要怎么画,老师做了示范,我一看心想怎么可能,结果画出来还真是这样。于是明白了画画一定要抛弃先入观,看到什么画什么,不要思考!

第三次的两个小时,我按照自己的节奏总算将图中的房子都涂得差不多了,但此时已经有点腻了不想继续画了,可是又没办法结束。一来我很不愿意弃画,二来处女座的完美主义不允许我这么做,起码得有始有终。而此时正值我在挣扎是否学习绘画基础的最顶峰,跟老师聊过之后她顺势点出了我画画的顺序问题。我这才恍然大悟,之前老师说从最简单的阴影开始画指的是先看整体哪里重哪里轻然后下笔涂出阴影,接着再慢慢细化,而不是像我之前一样一点点按照100%的要求涂过去,如此一来除非全部100%完成,否则看起来就明显是没画完的画,因为一边100%,一边10%,就如同现在这样,如果原图丢失,日后想补都不知道如何继续。

有了这个思想上的转变,第四次的两小时我放下了细化房子,先把远处的树给画了。其实我之前一直不画远景除了顺序原因外,还因为完全不会画树,根本不知道如何下手而拖延和躲避。这次逃不开了,问了老师,她说任何事物就是靠阴影来表现的。看了示范有点开窍,遂开始枯燥地尝试,没想到还有点意思,顿时信心大增,远景全面铺开,画立刻完整了起来。

第五次的两个小时,终于到我最喜欢的环节——细节优化。我发现不论做网页还是画画,我都很喜欢这个阶段,可能是因为基本框架已经完成,接着事情只会越来越好,心里很有动力。好容易把右边房子细化了,老师过来瞅了瞅说,近处的细节要再明显点,比如这边的砖墙尽量给它全部画出来,远方的房子就用阴影来表示,不要有细节,这样自然而然加强了透视效果。我一边恍然大悟一边心塞,以为这次能完成,没想到还是画不完,但有了之前的想通,倒是无所谓了,反正慢慢画呗。

第五次的一个半小时,因为老师的疏忽弄错了上课时间,我哼哧哼哧到了的时候他们都回家了。好在隔壁的少儿画室开着,负责老师给我们老师打了电话,说是不介意的话可以留下来自己画,毕竟来都来了。我得知少儿班没那么快结束后便答应了下来,于是自己一个人独占画室,开心地完成了这幅画。虽然老师还没看过,不过我想以她对我的了解,应该也不会让我继续画了,最多提点意见给我以后改进。

科茨沃尔德的绘画过程动图
动起来!

发朋友圈的时候把原图跟最终成品排在一起时才发现,道路不够“扁”。至于房子的透视差异,可以用老师的理论——画要比现实更夸张——来解释。因而这两点加在一起给我的感觉就是这两幅图的视角不同,我画的图视角更高些。另外远景中的树完全是自创的乱涂画法,有种龙卷风的气质。

不论如何,这幅画虽然不完美,但却非常完整,满满当当塞在画框里。以前以为自己一定要追求「完美」才会开心,殊不知在还无法抵达「完整」的阶段,这么做有可能有百害而无一利。好在我有机会体会到了「完整」所带来的成就感,那么就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继续走下去吧。

897°
间隔年日记第51周
Comments
Write a Comment
点击加载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