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of Shuibaco

画片龟背竹

2018. / 1,393字 / 1,109阅 / 0评
龟背竹
瓶子给了我巨大惊喜

2018.04.19 / 04.21
3.5h
- 想要突出重点,就要细化重点,画得越详细越能引导观众视线,反之则随手勾勒。
- 一幅画要有张有弛,才不会无聊,才不会拥挤。(跟人生是一样的,要有取舍。)
- 尽量用三原色调出自己想要的颜色,而不是从颜料中选择相似的颜色。不要被过多的颜色控制,丧失了自己的创造力。
- 除了三原色以外的那些被事先调配好的送到眼前的颜色,它们也有存在的价值,就是颜色漂亮,可以直接使用。而三原色直接使用挺丑的,主要用于调色。
- 不着急学习水彩技法,按照自己的方法画,去尽力表现更重要。到了无论如何都画不出想要的效果时再去求助于各种技法。(技法也是前人靠自己发明的。)

我有个喜欢的水彩画手叫鹿菏,我记得某次在他的Instagram上看到铺满草坪的各种观叶植物的水彩画,非常美好。于是在画完了“复杂”的山之后,我跟老师说想画个简单点的东西,就想到了龟背竹。其实龟背竹这个名字也是这次要画它才知道的,我已经不记得是怎么查到的,总之看到了就觉得是我想画的,就找了张漂亮的家居摆设图,简化了场景开始起稿。

水彩跟素描很不一样,因为阴影颜色都靠色彩来表达,所以起稿只要画个轮廓,甚至都不需要太细致。但反过来说,也正因为这样,上色的时候就全凭感觉了,当然有时候也会“亡羊补牢”画上些高光区,好提醒自己避开。听起来好像得胸有成竹的人才能完成,但实际上我并非如此,也不知哪来的自信,可能更多是不介意成败,这是我正式学画以后最大的一个变化了。

打好底稿,照例喊老师来瞅瞅,她沉吟了一会儿说「东西太偏左了,要不你右边再随便添点什么?」啊,我恍然大悟。我的初衷就是把瓶子画在正中间,这是下意识的行为,却没想到使得构图出现偏倚。被老师这么一指点我也看出了端倪,于是在右边加了个原图上也有的黑色相框。

底稿完成开始上色。这次我学乖了,先从不太重要的桌面开始练手,用褐色调了个自以为是的原木色,还涂出了fade out的效果,很是满意。不过后来发现那根本不是原木色,再次深深感受到调色是件技术活。接着赶紧切入正题——龟背竹,第一遍上色是淡淡的水彩,我还蛮喜欢的,只是没有强弱所以很不真实,于是又在上面加深了一下。可再涂一遍就失去了淡彩的风味,突然惊觉一笔成型的优势。到此两个小时的课程到点,这个进度对于没有耐心的我非常合适。

第二节课在两日后的周末,我按照例图画完之后喊老师来看,她说似乎缺少些立体感、主体感,建议我加强瓶子细节。原本我考虑到上一堂课上色两遍的龟背竹叶子的“悲惨经历”只给花瓶上了一层淡彩,而且原图中的瓶子也是浅绿色磨砂玻璃特别有质感,怕上浓了一来破坏质感二来跟龟背竹形成不了颜色对比,所以下手很轻。但我自己也觉得瓶子很扁平,而且画面很无聊,总觉得缺了什么。老师说把瓶子阴影细化后瓶子会更立体,而坐落于画面正中央的它也会体现出无可撼动的主题地位,于是在她的指导下我开始“添砖加瓦”。虽然最后并未跟龟背竹形成颜色上的深浅对比,但我想要将它立体化的尝试还是给了我一个大惊喜——至今为止最能体现水彩特色的画面。不同颜色不同浓度相交融合,我感觉瓶子里有一座森林。本来在我心中龟背竹才是主角,没想到被花瓶抢了风头。

最后还是在老师的建议下,给背景墙也上了层淡色,早知如此,瓶口的透明玻璃就不该上灰色,那时候是为了跟纯白背景区分开来才硬上的,看来自己对于颜色搭配还是少了一根弦。所以这幅画的创作给我带来了这么些经验:

1,022°
理想状态
Comments
Write a Comment
点击加载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