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of Shuibaco

共鸣

2017. / 1,212字 / 995阅 / 0评

唱歌是我的一大爱好,虽然祖师爷赏的饭不够吃成富婆,但足够我自娱自乐换一个好心情了。古早时期曾用Cool Edit录制翻唱,虽然成品效果一般,但我学会了如何控制气息,因为自己以为的和听录音常常有很大差别。后来手机KTV流行起来,已经肉身翻墙的我为了享受祖国的服务,特意开了个中国区小号下载了App,最初是唱吧,后来转至全民K歌。这期间因为不自觉的刻意练习,唱功提升了不少,最大的收获是明白了共鸣的魔力。

在唱吧结识了不少朋友,其中一位唱功了得。她说她主要是靠模仿学习歌手的唱腔,野路子出身并不专业。但在我业余的耳朵里听起来,她已经有很高的水准了。而另一位朋友是声乐专业的反而听不太出来,倒是她留言问我是不是学过,因为对声音的控制很好。总之在各种唱得好唱不好的素人和专业者之间徘徊游荡了许久,我的耳朵也被渐渐锻炼了出来。

石页先生曾跟我强调过耳朵的重要性。他说很多人唱不好歌的原因其实在耳朵,因为听不出来区别。石页先生从小接受古典音乐的洗礼,大学又活跃在交响乐团,是个不折不扣的「理论小王子」。他的声音条件比我好,但对唱歌的热情没有我强烈,所以我常常想,若是把先生的音色给我,加上我的勤奋练习,假以时日……哈哈哈哈!

「同学,你怎么了?」
「啊?哦没事。」

读研的时候有次被叫去唱K,这种活动我最是积极了,所以即使有不认识的人都不介意。当时的场子(什么时候用词变得这么流里流气了)里有一位不认识的女同学,点了首曹格的《寂寞先生》,刚开口我就知道“这货不是个善茬”(重申一次,这用词是怎么回事),低音的时候气息很足,高音也很稳,唱完我就跪了。其他在场的人可能只是单纯觉得唱得好,但不知道到底有多好,唱到这种程度有多难得,经过了多少练习(也有可能是祖师爷赏饭吃)。于是我也点了首自己比较有把握的歌好好唱完了,接着她又追加点了歌,我就知道她也听懂了。就这样,在喧闹的KTV包厢里,我们俩好像有专用的气场通道,虽然我们中间隔着一排桌子也没说上几句话,但我知道她知道,我们通过音乐交流着,惺惺相惜着。我们看对方的眼神里透露着一种棋逢对手的不服输却异常欣喜的矛盾。

这样特别的感情也常出现在互有好感的男女之间。比如一大帮朋友一起出去玩,意外发现其中一名异性跟你有着同样的兴趣爱好,于是在别人都不理解的目光中,你们不需要太多言语就能感受到彼此之间的连接,那种感觉太妙了,妙不可言。试着言一下好了,就是你做一件事你知道只有他能理解,他做的事也只有你看懂了,然后四目相对,会心一笑。哎哟我这老阿姨的少女心哟。

本来我要写Bitcron主题教程的,但是这个共鸣的想法跑出来了觉得挺有趣的想记录下来,以感性的方式。我没抱什么希望可以说清楚,但真的没想到楼歪成这样,变成了搞笑轻松的类型。也罢,本来在博客上写这个想法也是为了锻炼自己梳理思想并输出,毕竟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输入已经不太需要锻炼了,因为信息会涌进来。虽然写了十年博客好像也没什么进步,但好歹我不怕提笔了,我可以对着电脑边打字边思考,我拥有了想把思想记录下来的欲望并行动了起来。

总之,高山流水遇知音,在我认真唱好每一处共鸣的时候,我相信会有人听懂的。(结尾强行一波鸡汤是闹哪样?!)

1,261°
Bitcron主题的所有分类和所有标签页面
Comments
Write a Comment
点击加载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