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of Shuibaco

共情能力

2019. / 1,714字 / 895阅 / 0评

育儿很辛苦,除了照顾人类幼崽的生活起居非常反人类,对我这种中年少女来说很耗体力以外,逼着自己不停在未知领域里摸索也很费脑子。难怪俗话说一孕傻三年,我觉得是因为精力被分散,在日常生活中变成了白痴,但同时又拥有专家级别的母婴知识储量(还有运动员般的臂力)。公众号关注了各种母婴账号,刷个手机都像在备考,特别是关于性格养成方面的内容,生怕走错一步毁人一生。不过其实我也了解得七七八八了,只是知易行难,道理很简单,执行起来真的很难。套用在自己的成长经历上更是深感如此。也因为这样,有了更多机会反思自己跟父母的关系,为努力了很久决定放弃的我又点燃了一盏小橘灯。

说孩子性格形成有两个关键期——幼儿期和青春期。幼儿期因为语言表达能力不够充分,父母往往没法准确get到孩子的真实想法,但更多沮丧似乎来自孩子自己不懂得如何表达情绪,所以才会以最熟悉的哭闹来发泄。这时候就需要清醒并有耐心的父母或者其他照顾人温和介入,告诉他们「这是生气」「这是难过」「这是遗憾」,教他们区别并用语言表达出负面情绪。这么一来,不仅孩子懂得如何处理情绪,父母也更容易给出合适的应对。而在处理负面情绪的时候共情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

比如孩子因为没法顺利使用杯子喝水而着急哭闹,这时候父母可以告诉ta「你想要用杯子喝水但是总是不顺利,你很生气对吗?」如果猜中心思孩子会给予肯定回复,父母就可以接着说「爸爸/妈妈知道你想自己用杯子喝水,这对于你来说确实是件挺难的事,你很生气,我能理解。只要经常练习慢慢就能学会的,没关系别着急,爸爸/妈妈来帮助你。以后再有这样的感觉可以告诉我你很生气,这样我就明白了。」当你对ta的情绪表达出共情,ta知道得到了你的理解,负面情绪会一下子缓和许多。

其实不止孩子,我们每个人都一样,只是成年人更懂得自我调节,不管这种能力是主动还是被动学会的。如果在幼儿时期父母给予正确的情绪疏通引导,那么情绪调节能力便会慢慢养成,这类孩子就不容易成为“无理取闹”的人。

我自认为情绪处理能力不佳,特别是负面情绪,常常感觉被围在一个圈子里走不出来,学生时代成绩不理想时如此,踏入社会工作不顺利时如此,产后更是抑郁连连。于是我开始回溯在自己的成长期中遇到负面情绪时从父母那里得到过怎样的反馈,发现真相好像跟综艺《我家那闺女》里焦俊艳说的一样:跟父母分享快乐能得到双倍快乐,跟父母分享痛苦并不会被分担掉一半痛苦,而仍是得到双倍份的痛苦。我想这是因为父母并没有用共情帮助缓解问题,反而站在“过来人”的角度对我们“指手画脚”。因为孩子需要具体的解决方法,小时候一旦遇上「教做人的机会」,父母便跳过共情直接开始讲道理,但因为真切地解决了问题,所以有没有共情似乎显得不那么重要。但成人之后,报忧更多是想找个人倾诉,希望得到至亲的理解来缓解内心的苦闷,但现实却往往是不仅没减轻负担还白惹了一身数落。我们想要的共情没得到,不想要的“无聊的大道理”却扑面而来。于是我们要不就完全不愿意说出自己的痛苦,与父母渐行渐远;要不就一直重复表达自己有多痛苦,变成一个不断抱怨的行走的负能量。

最近我妈得了五十肩,按理说医院确诊以后因为不影响生命不算大问题应该更加心安,但她比确诊之前更加唠叨自己肩膀的疼痛。刚刚在洗水池旁边她边刷牙边叹气「哎越来越严重了」,我想了想说「医生推荐的康复体操要坚持做」,我妈没吭声。过了一会儿她像开始一个新话题一样又接着抱怨了起来,「晚上睡觉有时候像闪电一样痛」,我听了没说话。我妈回屋后,我开始思考为什么她不停不停地跟我爸和我重复她肩膀的疼痛,即使在她得到了确切的诊断和康复治疗方案之后?接着我的脑海里浮现出这样的场景——妈妈在抱怨,爸爸在沉默。我突然明白为何我一直跟父母强调自己的产后抑郁情绪,因为我们全家都缺少共情能力!

如果我父母在听到我说我有产后抑郁时更多地表达对我生养孩子之艰辛的理解,而不是只是一味地用「没什么大事大家都这样」「有这么严重吗」这类话来敷衍,也许我能更快恢复;如果我和我爸在听到我妈说肩膀痛时能够表达出理解并在生活上多帮忙,而不是只会木木地说「多做康复运动」「医生都说没事」,也许我妈能停止抱怨。我的父母没有从他们的父母那里获得共情的能力,自然也没法传给我。而我虽然意识到这个问题,但因为没有相应的经历还没法顺利地运用在日常生活中。我把担心告诉了豆哥,他安慰我说,虽然我们不会,但我们会学习呀。

821°
夜话
Comments
Write a Comment
点击加载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