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of Shuibaco

上瘾

2025. / 1,504字 / 214阅 / 1评

最近一直在关注生活节奏过快、快乐阈值升高的问题,也许老天爷就是大数据,又或者只是锚定效应在起作用,总之刷油管放松一下都能被我看到一个关于上瘾机制的视频1。视频里是一个国外博主对另一个介绍有毒动画cocomelon视频的实时点评和对弹幕的回复,看得我豁然开朗,也从另一方面验证了我之前的判断。

我在本系列的上一篇文章「被“快”裹挟」里说过——

昨天跟豆哥聊天,说到我有点点领悟到什么事能使我放松,且知其所以然。刷反转快的短剧、购物、看短视频,这些事都能在短时间内提供大量的新鲜感。

而视频中所控诉的cocomelon罪状之一就是极快的画面切换。一般来说,正常的画面切换时间是6~8秒。在老年大学学做视频的我爹说,因为人眨眼的频率是6~8秒,所以这个速度是合适的、符合自然规律的。他特意强调过长的画面会令人没有看下去的欲望,因为这是他还没系统学习之前所踩的最大的坑。那么反之我们也就知道,如果画面切换很快,便能死死抓住观看者的注意力,一刻也不放松,毕竟漏看一秒都会影响进度。而cocomelen正是使用了这种办法,牢牢锁住儿童的注意力,毕竟他们可是比成人还要难以专注。而因为习惯了这个速度,孩子们在现实生活中就感觉像被开了慢倍速,难以适应,甚至产生戒断反应,比如不停哭闹。

视频中将cocomelon比作儿童版抖音,因其快节奏的方式与抖音同出一辙,而且导致的后果甚至也可称得上一模一样。可悲的是,成年人也许还有从头再来的机会,但被耽误发育的儿童则有可能留下难以弥补的缺陷。视频中指出,很多儿童因长期观看此动画而导致语言障碍,因为他们没法慢慢练习。就像我看多了短剧,也看不下长剧或电影,开2倍速更是常态。我太追求所谓的效率了,反而变得愈发浮躁,什么都进不了脑子。

本来我都是在坡坡睡着后自己一个人看短剧,后来也不知道是不是心力越来越不足,我在娃面前也不装了,累的时候掏出手机就看。我看,坡坡自然也要凑过来一起看,在她看了十几秒后被我叫去继续做事时幽幽说了一句“好精彩”,我脑中立刻警铃大作,马上放下手机陪她一起做事。我虽然没找到我对她这句话下意识抵抗的原因,但我知道,还是尽量少在她面前看短剧。

上周跟朋友聊天时她说到她的娃沉迷抖音,是一闲下来就想看的程度。有一次她实在太困了就去睡午觉,醒来一看过了两个小时娃还在刷,她一下子火冒三丈,怒不可遏。我十分理解她的心情,因为我也有过类似的经验,同款睡午觉,同款刷太久手机的娃。于是我积极寻找解决办法,也是我给朋友的建议——带她玩点其他的,注意力自然就从手机上转开了。更重要的是让她知道,除了手机,还有很多有趣的事情可以做。朋友听后顿了顿,接着有些尴尬地说,“主要我也不知道能干嘛”。我笑了笑说,我们家会一起玩球、看书、做手工,还有就是带出去玩。她说她现在就是能带出门就带出门,省得在家只想看电视。

对于把孩子交给电视这件事确实毁誉参半,给看电视怕沉迷,不给看大人得不到休息。所以视频里的博主说,虽说cocomelon不是什么好东西,但长时间放任的父母也有责任。我也是好不容易才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办法,与前篇的结论一致——做选择只看当下。如果当下我实在带不了就塞电视,但会注意内容是否合适。而根据二八法则,有能力的时候一定好好陪玩,创造更多有意思的体验,将电视的负面影响压到最小。

说起来因为我们家是投影仪,坡坡想看还得开机等一会儿,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难度,不像玩球做手工那样马上就能开始,也属于无心插柳了。而且我用手机也不仅仅看电视,我还在多邻国上学韩语、用chatgpt查资料、听歌、写博客、看照片等等,所以坡坡也知道手机是有很多用途的。

另一方面也感谢豆哥还挺乖不看抖音也不咋刷短视频,主要他是不容易沉迷的性格,也不知道他咋做到的,天选防沉迷圣体。我曾为了能向他学习而请教过个中缘由,他只淡淡说了一句——就是没有好玩到放弃其他事情。我???可能他比较钝感吧!

啊,这该死的钝感力!
啊,这该死的高敏感人格!

Comments
Write a Comment
  • bigfa reply

    短视频确实挺消耗时间的,现在几乎每个国产app 都带视频,一不小心就被耗掉不少时间

点击加载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