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of Shuibaco

四十惑不惑

2018. / 2,175字 / 990阅 / 0评

今天似乎跟「四十岁」“杠上了”,其实都是前几天的思考存货,正好遇到两篇写四十岁的文章,正好觉得这两篇都值得记录一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我正处于「三十而立」,却研究起了「四十而不惑」,可能因为按照虚岁算,我已经在奔四的道路上了。正巧半个月之前我曾在博文「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中写过:

到了四十岁不是真的不惑了,而是选择了不惑。

然而在张辉的公众号中我遇到了完全相反的观点——「四十而惑」。他是这么解释的:

在一个平均年龄不足四十岁的年代,四十不惑是一个真理,但是在如今,当很多七、八十岁的老人还在满世界旅行时,四十岁正好是一个新的起点。为了迎接这个起点,我希望自己有更多的困惑。因为困惑表明我的内心依然充满热忱,对于世事依然敏感;而对于困惑的思考,即使短期没有结果,也会在长期引领人生的方向。

他提到了我最近一直很在意的一点——对人生的困惑,说白了就是人生的意义。文中也讲到,人生的关键问题有健康、财务自由、精神自由、感情、性、死亡。每一件都值得不断思考,但每一件都很难,每一次思考都未必有结果。对此我算是深有体会。

还记得最近一次前上司请我和石页先生吃饭想要跟进我的想法,当时我解释说辞职进入间隔年是为了思考人生的意义,想找到自我价值的最佳呈现处。上司对此不置可否,只是好心劝我说此事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答案的,也许永远都想不出来。当下一如既往的逆反心理让我有些抗拒这个反馈,但回去后仔细想想她说得没错,而我也接受了这个可能出现的结果,因为我现在更在意的是思考人生的过程。

有没有结果跟去不去做是两码事。

也正因为人生是由每一天构成的,所以想好人生大方向,那么细化到每一天的行动就会变得坚定不已。这就逼着我将目光放长远,也扣题了第一次Life coaching的结论——「如果你找到了人生的大方向,并用一生来完成它,你还有必要急于一时吗?」着眼长期,不为当下短暂的困境焦虑,坚信自己终能抵达理想的彼岸。

在实现财务自由上,以长期心态思考也是个利器。比如在股票投资上,不被短期利益蒙蔽双眼而选择“放长线钓大鱼”往往更有收获。但更重要的一点是,有人即使赚了足够的钱还是觉得没达到财务自由,我想我可能也会这样,因为我有张辉所说的「对缺钱的恐惧与焦虑」。

在「满足基本生活所需」和「满足欲望之间」存在很大的空间,你对人生的选择决定了最终在这个空间里的定位。而你在这个空间的定位也最终决定了你人生的意义。

看,真是环环相扣,令人惊叹。

我和石页先生的原生家庭最大的不同在于金钱观,虽然先生平时不怎么花钱,但是他不怕花钱。而我总是在一点点便宜之间摇摆不定,甚至花出超过差价价值的时间去判断选择,如今回想起来深感得不偿失。现在我的花钱标尺提高了不少,只要在一定金额内,我通过调查研究觉得值得买自己也负担得起就会果断下单,而不会像以往再去别处找找有没有更便宜的。这可能得益于:①我有了更好的判断能力;②网络的普及使得各处差价减小;③我对缺钱的焦虑少了很多。

我曾在「代沟」中提过:

我不是说面包不重要,只是我觉得面包够吃就可以了。或者我宁愿只吃八分饱,也希望用剩下的两分换取更多自由。

这正好套上上面张辉的那段话,这便是我的选择,也“一不小心”道出了我人生的意义。而我决定用间隔年寻找这份意义也从侧面推动了自己减少对金钱的依赖,只是当时没想到「甩开金钱思考问题」是如此重要但却如此轻易被人忽视。而在之前父母来日的短暂生活中我也从他们身上找到了很多自己的“源头”,使得改变变得容易得多。也庆幸最亲密的身旁人石页先生有着对金钱的宽广胸襟,让我尝到了放下对缺钱的恐惧后的甜头。

这一年来我看似没做什么“正事”,但我的思考和对记录思考的努力所带来的结果都极大地超乎了我的想象。比如我在博客上敲出的文字质量可能比过去十年的总和还高,可以完整且准确地记录下自己的想法,把一件事说清楚。会有如此感慨也是因为曾经的我通常依靠“灵感”才能写出自己想写的文章,也因此好不容易有感而发写出几行自觉超有深度的话,就迫不及待扩充为一篇博文。而当我前几天又随手写了几句并准备补全成文时突然意识到,最近几句随笔都是自己曾经的纠结,没想到不知不觉间写出想要的文字已经不再是稀有且可遇不可求的事。这也让我深信,文笔是可以练出来的,只要有心。我本来没有那么强烈的需求,虽然很多人写博客是为了提高写作能力,但我只为记录当下给未来的自己读着傻笑,因而看到网上那么多写作提高班时一点都不动心(又一个follow my heart的好例子)。故而能达到现在的程度完全是意外惊喜,也算默默实现了自己曾经想要成为的人的一类特质。

因为文笔的提升,现在的博文勉强满足了供人阅读的基本底线,加上分享了几篇之后有几位有缘人来找我聊天还蛮有趣的,所以最近不排斥在朋友圈发博文了,也敢于把真正的自己给任何人看了。虽然对于朋友圈仍有“洁癖”,对于读者来说相当于阅后即焚,但此举也更盖章了读到的人都是有缘人(一种游戏人生的心态)。当然我也希望吸引到更多同伴,不论年龄不论距离(跨越时间和空间)来到我身边,于是我选择的环境便造就了我自己,每天过得充实有意义。不过好像我现在更需要从低谷中站起来的能力,这是每个完美主义者都要克服的难题。

所以四十到底惑不惑呢?惑惑惑惑 惑惑惑惑!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1


  1. 这句话出自《The Dharm Bums》,中文译名为《达摩流浪者》,作者是美国作家Jack Kerouac。原文:O ever youthful, O ever weeping.
1,127°
我的个人主页设计
Comments
Write a Comment
点击加载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