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of Shuibaco

丰盈人生

2022. / 7,135字 / 1,477阅 / 0评

2017年,现在回头看,发现是有着重大意义的一年。
2017年,我29岁,工作已满三年,生活非常稳定。因即将迈入而立之年,我开始愈发迫切想要弄明白我的存在和人生的意义。
2017年,豆哥也29岁了,工作满两年,生活非常稳定。这一年是我们在一起的第十年,感情依旧很好,所以开始考虑生娃大事。
2017年,我和我很好,我和他很好,我和钱很好,我和世界也很好。这么好,我“却开始自寻烦恼”。

熟悉我的人可能了解,我一直都在探索自己的人生意义。这个念头始于青春期,彼时还没有那么强烈,更多的时候都在思考「我为什么要这么苦逼地备战高考」。于是为了给自己一个奔头,我说服我爸带我去厦门大学溜了一圈,看看大学的好,激励自己努力再努力。后来我顺利考到上海,也是我自己选择的城市,在那里(的郊区)度过了非常快乐的四年。在大学时期,因为有国际大都市的加持,我的眼界得到进一步拓宽。我发现自己身体里确实流淌着福建人的血液,喜欢向外探索,同时身为高敏感人士,内心戏也丰富得不得了。两相结合,精彩纷呈。大学毕业后我来到日本留学,实现了我越走越远的愿望。但这次我不是孤身一人,而有豆哥的陪伴。我俩克服重重困难,互相扶持,终于在日本有了自己的小家,享受着幸福美满的二人世界。然后你们肯定也猜到了,工作生活感情稳定,爸妈势必要跳出来问什么时候生孩子了。被念得久了,条件允许了,我还真就开始考虑了。毕竟三十大关临门一脚,早想早遭罪,啊不,早享受,所以我做出了一个非常重大的决定——辞职,开始我的间隔年!爸妈不太懂我的操作,但我估计他们以为我要备孕,所以不支持也不反对。豆哥非常支持我,因为他自己工作也稳定了,觉得可以养我,我折腾折腾也不是坏事,搞不好我一个顿悟,他就能吃上软饭。公婆也挺支持的,婆婆说我给她的感觉就是喜欢自己捣鼓点什么的样子,反正豆哥适合做社畜,小家要有花样就只能靠我了。明白人,哈哈哈!

于是,我低调地开始了极速成长的一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确实悟了。说句可能遭人恨的话,我感觉自己的思想到达了同龄人里鲜有的高度。在我对豆哥强制输出的熏陶下,本就在平和淡定方面天赋异禀的他也开始对自己的思维模式有了意识,我俩变成了内心强大二人组,基本实现了「无欲则刚」。彼时也正是有生以来最好的时候——经济精神双独立,父母健康,无房无车无娃,没有经济压力,感情很好,到处旅游,是我中二时期憧憬的理想生活没错了。

拍书
2006年拍的杂志图。是我爸去澳洲的时候从飞机上带下来的。

我的云相册里一直有一个叫做「拍书」的相册,从古早的网易相册被我转到了现役的谷歌照片,仍留着。这是2006年我用相机翻拍的杂志上的图,这些图片都有一个特征,就是我看了之后会心生向往。这种感觉很美妙,所以我留下了电子版,以便随时查看。追求这种美妙感受也成为了我喜欢摄影和旅游的最主要原因,因为我也想拍出那样的图片,也想去图片里的地方体验不同的生活。其实我小时候也做过类似的事儿,从报纸还是哪儿剪下来一副图,放在书桌抽屉里。累了乏了就拿出来洗洗眼洗洗心,仿佛在给自己一个暗示——努力吧,会过上想要的生活的。前几年,我重新翻出这个相册,发现我曾经憧憬向往的生活仍旧没有改变,这些照片依旧可以激起我心中的涟漪,有种「真我一直都在不会改变」的安心感。另一方面我也惊喜地发现,图片所传达出的生活方式我已经切切实实拥有了——我有自己的摄影理念,有能力计划自由行,去想去的地方,拍想拍的照片。我也真的很喜欢记录和回顾,看看自己这些年走过的路、取得的进步,能赋予自己极大的自信。

拍书
我是个体验派

前几天整理电脑,我偶然找到了在那个神奇的2017年里我曾参与的一个叫做「丰盈人生」的课程资料。那是我一个立志成为life coach的朋友与她的朋友们一起做的事业。彼时我半懵半懂,但既然我想寻找人生意义,她能帮助我,我便抱着试一把的心态参加了。三个月,因为我辞职在家所以更能全身心投入,但课程结束时我仍感觉有些“消化不良”。朋友和她的小伙伴们给了我不少启发和思考的动机,即便如此,我也只想通了我当时能想通的。但毋庸置疑的是,因为前人种好了参天大树,我这个后人得以惬意乘凉。最起码,我看到了更多希望,因为那些品质在他们的身上闪闪发光,我看到活出自己的样子,愈发想要加入他们的队伍。结束课程后,我回归了自己平淡而又汹涌的间隔年生活。只是我已经不是三个月前的我了,思想上的变化一时半会儿看不出来,却会左右今后的每个决定,然后改变人生轨迹。这也是他们所追求的,希望能给每个学员更丰富更全面的看待自己看待他人看待世界的视角,脱离偏颇,忠于内心。

五年后,当我重新打开当时的课件和我生涩的作业时,我发现自己跟五年前有了很大的变化,而且是正向变化。当时没能消化的内容也有了新的想法和长进,这令我非常期待再过五年会如何。与此同时我的内心又十分明白这五年是什么给我带来如此大的进步——是坡坡,是生养孩子,是处理孩子与我的关系,是新的生活方式,是不得不面对经济压力和自己对掌控情绪的无力。挫折使人成长,我是真的理解了。这个过程有点令人哭笑不得,因为成长真的好痛苦,但成长了之后又真的很开心,因为自己变得如此强大。这篇文章其实起源于回顾「丰盈人生」的资料,我想把自己的成长记录下来。绕了一圈终于要进入“正题”。

我与我的关系

折腾寻找了好几年人生目标的我,一直都没有令自己信服的收获。后来我想,可能是我已经过上了想要的生活了吧,于是这件事算是告了一段落。这次回顾,我发现课件上有个重点被当时的我忽略了——我应该寻找的不是人生目标,而是理想状态。我一个醍醐灌顶,是啊,我追求的从来不是一个外在的条件,而是我内心一种舒服的感受。而这种舒服的感受一直都在,在我看到某些图片的时候,在我想起某些歌词的时候,在我拥抱着心爱的人儿的时候。所以我不需要用我拥有什么来判断自己是否过上了理想的生活,是否追求到了人生的目标,只要我的内心感到满足,我就处于理想状态。目标会变,但是舒服的状态只有自己知道。而现在,我对自己的生活非常满意

我与钱的关系

虽然我是经济学出身,但对数字一点儿也不敏感。豆哥比我还木,所以我们家都是“得过且过”。一直都想好好理理财,但一直缺少动力。彼时二人世界,双重保障,随便花都有盈余,还能到处旅游,压根没有紧迫感。直到坡坡出生,我们开始不得不面对家庭财务问题。于是我自己查了些资料,又将「丰盈人生」课程里学到的知识应用起来,从记账开始,到准备应急备用金,再到定投,两年过去了,可以说我已经蜕变了。并非我们变成了什么大富大贵财务自由的家庭,而是最起码的,我们对自己的财务状况非常熟悉,并且对未来有着相应的规划。这些我都写在另一篇博文「家庭财务管理」里,感兴趣的可以去一探究竟。

当妈后自我调整能力强了很多,也算深刻体会到主观能动性的力量,明白没有什么不能适应。现在的生活也不过就是在有限的资源下取得最好的版本,至于其他的,大脑会帮你合理化的。高敏感的我发现欲望越低我的压力越小,因为时间精力有限,被推着走的感觉很不好受,不如主动断舍离,拿回生活的掌控。所以我也一直在自我精简,压缩欲望的同时增强能力,重回「无欲则刚」的无敌状态。另一方面,自从我想通了「投资看似钱生钱,其实也要投入精力,跟上班一样」之后,我就打算以定投作为储蓄,不再做深入研究。如果需要太多精力,不如投资自己的事业,做更擅长的事,创造更大的价值。

我与他人的关系

跟豆哥还是很好,除了过劳抑郁时的消极想法,但好在我知道那是我病了,不是真的。坡坡在慢慢长大,我们的冲突也少了许多。加上多年来的实战经验,日子倒也过得安稳。前阵子我突然明白,为什么带娃于我如此艰难,因为我很难跟情绪不定的人共处,所以我才喜欢温柔平和的豆哥呀。而坡坡,因为她还是个小孩,生理上的制约导致她没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这就很令我尴尬了。我知道不是她的错,她需要成长,但我也不能像以往碰到搞不定的人就走开,我是她的妈妈,我不仅不能撒手不管,还得迎难而上帮助她解决情绪问题。所以我也开始直面自己的情绪问题。「丰盈人生」里提到产生矛盾时的思考步骤,我以前没在意,因为我跟豆哥鲜有矛盾,作业里举的例子还是跟大学舍友作息不和的古早往事。

产生矛盾时的思考:
如果我妥协会如何?
如果TA妥协会如何?
是否沟通?是否触碰原则?
我的情绪对吗?

几次冲突下来,为了自己好受点我也查了不少资料,做了很多心理建设,不自觉走上了“正轨”,我开始学着接纳。其实我跟坡坡的矛盾大多是她的情绪不对激怒了我,而不是什么原则上的问题。原则问题,我不会让步,所以没有讨论的空间,当然我会说明为什么,她也明白。规则,有讨论空间,平日里我也时不常会提到,也会解释这个规则存在的原因,几次下来她记住了也基本都会接受。在这些问题上,即便她有不满情绪,我都能接纳,因为我觉得这是合理的。就像我对我老年痴呆的外婆很有耐心,因为我知道她生病了,我应该多照顾她。我知道接纳是个非常好的办法,但是真的好难,最难就是我觉得有些不合理的地方我也要接纳,心里总觉得过不去。三岁半的坡坡,可能有时候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在酝酿,只因为一些小事就爆发出可怕的情绪。我不能理解,我就很难接纳。但我也知道负能量无法激发正能量,此时当下,能量场的转变就在我的一念之间。我柔和下来了,坡坡就会很快“消停”,我如果站在她的对立面,她会更难消化不安的情绪。所以说「丰盈人生」的课程真的很好,虽然彼时我没有居安思危,但后来我痛定思痛总结了经验教训,现在回头一比对,道理就是那个道理,算是理论实践齐活了。希望我能在发火的当下多一秒钟的觉知,然后做出起码对自己更好的决定。

彩蛋

我都忘了曾想做个YouTuber,应该是为了增加被动收入的一种尝试吧。不过后来还是觉得太麻烦,因为得重头开始。我的兴趣爱好很多,当初也是因为想在兴趣爱好里找到一个可以作为事业的才去找了做life coach的朋友。

她问我:为什么一定要选一个?为什么一定要是现在呢?
我被她问懵了,回答到:可能是我想快点开始我的终身事业?早点积累经验,就能早点积累财富?
她接着说:所以是因为你现在有经济压力吗?不然为什么一定要是现在呢?不能慢慢来呢?
我:好有道理呀!

自那之后我不再纠结“立刻马上”找到自己的终身事业,更何况这也不是不断向外探索就能找到的,还需要时刻内观,充分了解自己,才能规划出适合自己的职业路线。再者,我现在也并不认为有所谓的终身事业。以我的性格,想做的事很多,那就都去做好了,说不定能做出好几个事业,甚至在叠加下产生新的事业,占据差异化高地,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事业。

法定节假日需要出差办展会的办公室文员

得益于日本较为宽松的就职环境,我也算跌跌撞撞走上了一条专属的职业路线。刚毕业因为签证关系,我只能在限定范围内选择工作,所以我不得不放弃在实习时期就体验过的网页设计师工作,选择了坐办公室的文员工作,除了偶尔要出差办展会。坐办公室还挺轻松,我也顺利从学生过渡为了社会人。办展会也挺开心,可以全国到处跑,见见朋友小小游玩一番。只可惜因为工作性质,假期总是没法和豆哥一起,也就牺牲了很多旅游机会。后来因为跟老板的理念偏差越来越大,也可能是我成熟了,有余地选择了,所以我离开了待了三年的公司,进入了间隔年。间隔年的目标之一就是「摒除经济压力,从心寻找想做的工作」,彼时刚离开第一份正式工作的我,在工作条件里写下了第一笔——法定节假日不上班。

写手

青春期自我觉醒,爱上摄影、旅游、写博客。因为年龄和经济原因,旅游很难成行,摄影也受到相机型号制约,唯有写博客是相对自由的,可以完全受自己控制的。就这样,我写到了现在。于是在间隔年里,我尝试了写手工作,因为我自认为文笔尚可,也有几个朋友在为杂志或者内容APP写文,所以我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去豆瓣小组找招聘、将自己的博文整理上传到豆瓣读书,虽然豆瓣读书没通过审核,但还是在APP上发了几篇短篇小说,也拿到了稿酬。即便如此,换算之后发现时薪太低,还不如我在日本随便找个小饭馆打工,加上我自认为没那么热爱这份工作,于是浅尝辄止。

摄影师

摄影的喜爱遗传自我的老爸。因为他,我小小年纪就会在被窝里换胶卷。高中时期数码相机崛起,就在我想要但还没说出口的时候,我爸心有灵犀地带回来了一台!我爱不释手,开始刷街,那阵子沉迷拍照、后期、写博客。大学应聘的全是摄影组,才发现摄影有很多分类,活动摄影并非我所求。在日本读研的时候也认真考虑过摄影师的工作,要不脱离现实没法养活自己,要不就是技术不够,专业和业余的壁垒。在这些年的折腾下,我也大致弄明白了摄影师的工作性质。有的从业余开始发展,成名后转为专业摄影师;有的隶属于摄影工作室或公司的摄影部门,前者商业摄影,后者活动摄影。无论哪种都需要有过硬的技术,所谓的绝对实力,从计划到布置、摄影到后期,跟日常爱好还是很不一样的,而且很讲究速度。所以当时我想找的工作其实是那种跟生活方式挂钩的,拍照写文设计版面我都在行,可惜这类工作比较少。再者日本的情况也不一样,我查了一些杂志社和报纸,基本都需要新闻专业出身,我这跨度太大了,况且我也不擅长用日语写文章。最终这条路也被我自己堵上了,终点不是我想要的,也就没有努力的动力。

网页设计师(网店美工)

首先说明一下,在日本,设计公司里专门给各种公司外包做网站的叫网页设计师,这点全世界共通。与此同时,在有网店的公司做各种产品页面的也叫网页设计师,这个职位在国内应该对应的是网店美工。无论前者后者,我在实习的时候都体验过,这么看来我还挺努力哈。虽然本业是经营学,但我私下里很喜欢写博客和设计,自学了html和css,鼓捣了不少网站设计,所以想着毕业后能做个网页设计师,留学期间也找了些实习。毕业后经过导师推荐本可以进入另一家网页设计公司,后来才得知工作签证有限制,只好负了导师的好意,做起了文员。不过我也没闲着,直接把公司网站翻新了,还改成了自适应设计,凭借这点实战经验,间隔年结束我找到了一家在网上卖耳环的公司,开始做起了网店美工。虽然是兼职,但因为也算个技术活,所以工资比小饭馆还是强些,工作环境也好一些。我开开心心干了两个月发现自己怀孕了,于是产前结束了只维持了半年多的工作。不过这次工作是我跨行业成功的转折点,所以我非常感谢老板,也感谢一直坚持热爱的自己,尝到了将爱好变为工作的甜头。生完娃做了两年全职妈妈,因为带娃太累(捂脸苦笑),决定重回职场。把娃塞进保育园,我开始了空窗两年后的求职之路。因为爱折腾换工作,面试经验丰富的我已经不是刚毕业时的小憨憨了,再加上宇宙最难职业——全职妈妈的buff加成,我一击即中,找到了一个在网上卖家具的公司,继续我的网店美工之路。

室内设计师

至此,我已经完成了一次在职场上的华丽转身,接下来的目标看小标题你们也知道了——成为室内设计师。其实我对家装一直很感兴趣,硬是要追溯的话起源于高中搬家。我妈带我去选地板,因为我们家是小户型,所以我选择了能在视觉上扩张面积的白色木纹地板。我妈有点惊讶,但听了我的说明觉得挺有道理,就顺从了我的选择。事实证明我的决定很正确,因为地板反光,家里显得非常亮堂。大概就是从那时起,我开始关注明亮温暖的北欧风。北欧因为气候寒冷还有极夜,所以对家装极其上心并且常以暖白色、浅木色为基调打造出温暖舒适明亮的室内空间。来日本之后第一次自己租房子住,在不停的搬家中慢慢开始有余力关注家装风格。因为硬装不能改变,所以在软装上花了点心思。但总归是别人的房子,还是不敢下手太重,直到前年搬家,我开始大刀阔斧地改装,沉浸在before-after的愉悦里无法自拔,比找来的设计师本人还嗨。我本就爱逛家具店,又遗传了我爸的木匠手,对DIY上头,于是我一合计,要不再转个行?所以打算重回职场的时候我也把这个小目标立上了,只不过因为我几乎完全是门外汉,能接纳门外汉的职位也几乎没有,所以我还是把目光锁定在了有职场经验的网页设计师上,毕竟我得快点找到工作坡坡才不会被保育园赶出去。

接下来我的计划是自学室内装潢搭配(interior coordinate),考个证,找个小公司积累家装经验,然后逐渐走上正轨。现在我的目标职位是宜家的展区设计师,一来产品只局限于宜家相对简单,二来展区需要不断变动,失败后果轻。为此我上网查了不少相关信息,还参加了宜家的网上说明会,确认了职位内容、工作时间和应聘要求等,确定了法定节假日不用上班(call back),欧美企业文化对有娃家庭也很友好,我一整个爱住。唯一比较担心的是调动,我仔细研读了全英文版的招聘信息,里面有一条是「接受日本国内调动」,这对有娃家庭很不友好诶!但与此同时,因为他们有岗位内部优先应聘制度,所以理论上可以全球乱跑,非常适合long long ago还单身的我。说了半天,最重要的没提。宜家在神户有门店,距离倒也还行,一切都很好,除了完全没有空位啊!我怀疑都被内部消化了啊!既然这样也别怪我不客气了啊!看来我只能曲线救国了——先应聘其他岗位进去,再内部消化您的设计师岗位!

例行总结

职业状态 职业种类 收获
实习 网页设计师、网店美工 积累网页制作经验,了解相关行业信息
全职 贸易公司文员 习惯在日工作,从学生转变为合格的社会人。积累网站制作、宣传册制作的实务经验
兼职 网店美工(首饰类) 第一次转行,正式踏足设计领域,积累产品页面制作经验
全职 妈妈(保姆、育婴师、营养师、厨师、大运动指导专家、心理医生……) 再次转行,全新的领域。提升情绪控制能力,重回学习新知识巅峰,挑战个人极限
兼职 网店美工(家居类) 提升设计能力和效率,形成自己的设计体系,熟悉家具家电等家居类产品
// 接下来的计划 //
兼职 室内设计师助理 了解室内设计行业,积累相关经验
全职 室内设计师 正式转行,提升能力,建立人脉

彩蛋的彩蛋

松石色

「丰盈人生」提到过一个概念——模因MEME:

• 看不见的意识导向模式
• 可以被生活状态唤醒
• 没有好坏,只有简单或复杂
• 必须经历简单才能进化到复杂
• 不是个人的标签,而是人意识的分类
• 在每一个阶段个人都能达到自我实现

当时我没太懂,也上网查过,可还是一知半解。为了这篇博文我又查了一下,好想有点懂了。首先题外话一下,meme还有另一个译名——迷因,我是在YouTube上知道的。接下来可以来段百度百科了——

模因论(memetics)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它指文化领域内人与人之间相互模仿、散播开来的思想或主意,并一代一代地相传下来。模因(meme)用了与基因(gene)相近的发音,表示“出自相同基因而导致相似”的意思,故模因指文化基因。

我个人理解为思想基因。人的思想会像生物基因一样不断进化,直到进化成究极状态——松石色。此时天人合一,物质与意识相融合,无忧无惧。所谓大道至简,回归最单纯的存在,凌驾于物质世界之上,不被身外之物和俗世之情束缚。佛。玄。

1,086°
名古屋出差
Comments
Write a Comment
点击加载Disqus